山海同行接力跑传递和平

  山海同行接力跑传递和平

  7月6日下午,山东省潍坊市潍县西方侨民集中营旧址博物馆前,随着一声发令枪响,“山海同行 奔赴和平”接力跑活动正式拉开帷幕。来自英国伦敦艾森学院的11名师生代表与潍坊、天津两地的跑步爱好者共同踏上这场跨越山海、传递和平的旅程。这场为期一周的活动,不仅是对国际友人李爱锐的深切缅怀,更是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庄重纪念。

  以脚步丈量历史,用奔跑连接未来

  潍县西方侨民集中营旧址博物馆作为活动起点,承载着特殊的历史意义。二战期间,这里曾关押过包括李爱锐在内的2000余名盟国侨民,他们的故事成为中外共同铭记的和平教材。此次接力跑选择在此启动,寓意着从历史的伤痕中汲取力量,迈向和解与团结的未来。艾森学院副校长威拉特·詹姆斯率领的代表团中,不少学生是第一次接触这段历史。一名参与活动的英国学生感慨:“奔跑时,我仿佛能听到80年前的回声——那时的人们渴望自由,而今天的我们正用自由的脚步致敬他们。”

  山海同频:跨国团队的协作与交融

  活动设计巧妙融合地理与人文元素。从潍坊的滨海赛道到天津的都市绿道,全程约200公里的路线宛如一条纽带,将两座城市与海外参与者紧密相连。英国师生与本地跑友混合编组,每支队伍需完成5-8公里的接力段,象征“和平需要代代相传”的理念。潍坊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高强在致辞中强调:“‘山海’不仅是地理概念,更代表不同文化的对话。当英国青少年与潍坊市民并肩奔跑时,他们交换的不只是接力棒,还有对和平的理解。” 据现场统计,首日活动便吸引超过300名市民自发加入陪跑行列,人数规模相当于30个标准田径场同时开赛的热闹景象。

  从体育到社会:健康生活的全民动员

  这场接力跑超越了单纯的体育赛事范畴。主办方在沿途设置和平主题展览、健康知识科普站,甚至邀请中医团队为参与者提供免费理疗服务。一位带着孩子参加的潍坊市民表示:“平时孩子总宅家玩手机,今天他主动跑了3公里,还追着英国小伙伴学英语。” 数据显示,活动期间潍坊市运动类APP使用率同比上升27%,部分跑团招募新成员数量增长近一倍,印证了“一场活动激活一座城”的辐射效应。

  媒体矩阵下的和平传播实验

  新媒体时代,活动的社会影响力通过多元渠道放大。新派新闻、潍坊日报等媒体对启动仪式进行全程直播,相关话题在社交平台阅读量累计突破500万次,相当于潍坊常住人口每人浏览两次的覆盖率。英国艾森学院还将活动纳入该校“全球公民教育”项目,师生们通过视频日志向欧洲观众展示中国城市的现代风貌。这种“体育+文旅+外宣”的创新模式,为民间外交提供了新样本。

  当最后一支接力棒于7月11日传递至终点,组织者特别安排参与者将写有和平寄语的丝带系在纪念树上。这些飘扬的丝带如同微缩的联合国旗帜,凝聚着不同肤色、语言人群的共同愿景。正如一位天津跑友所说:“我们跑的每一步,都是在告诉世界——和平从来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无数普通人用行动编织的日常。” 这场跨越时空的接力,已然在参与者心中埋下种子:当山海同行成为现实,和平便成了触手可及的约定。

版权声明:如无特殊标注,文章均来自网络,本站编辑整理,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请自行分辨。

本文链接:https://www.weifang.me/shehui/3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