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举办台企政策宣讲暨产品推介活动
7月2日,潍坊市服务台企政策宣讲暨台企产品展示推介活动在“创新增效 益企助企”的主题下拉开帷幕。这场由潍坊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人社局、市仲裁办等多部门联合打造的活动,如同一场精准的“春雨”,为45家台资企业和本地重点企业代表送去了政策与市场的双重滋养。活动现场,台商们纷纷点赞政府服务的“干货”含量,山东安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大晓更直言:“这些举措为企业树立了发展标杆,我们将以此为契机提升产品竞争力。”

政策“组合拳”打出服务加速度
潍坊市台办副主任刘文芳在活动中强调,各级台办是台商的“娘家”,这一比喻生动揭示了政府角色的转变——从管理者转为服务者。市发改委现场解读了税收优惠、产业链补贴等政策,被企业称为“真金白银的及时雨”;市人社局则推出“台企人才绿色通道”,简化工作签证办理流程,如同为企业人才库安装了一台“高速水泵”。值得注意的是,市仲裁办创新的涉台纠纷调解机制,采用“调解+仲裁”双轨模式,台商李先生在模拟案例演示后感慨:“这就像给商业合作上了双重保险。”

产品展示台变身创新孵化器
活动现场的展示区打破了传统展销模式,更像一个“技术交易所”。某台企带来的智能传感器技术,当场与潍坊本地机械制造商达成联合研发意向;而台湾特色食品企业则通过市工信局搭建的电商对接平台,快速链接到华北地区分销渠道。这种“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模式,使得现场签约合作金额预估超2000万元,相当于为每家企业配置了一台“市场挖掘机”。王大晓在展示其生物饲料新产品时特别提到:“政府提供的检测认证快速通道,让产品上市周期缩短了30%,这种效率在以前难以想象。”

长效机制构建发展生态圈
潍坊市台办在此次活动中释放出强烈信号:服务不是“一阵风”,而是持续优化的生态系统。通过建立“台企服务专员”制度,每个季度由多部门组成联合工作组上门“体检”,像“家庭医生”般为企业把脉开方。市工信局即将上线的台企数字化服务平台,整合了供应链匹配、政策智能推送等功能,被台商称为“永不落幕的对接会”。这种“线下活动+线上服务”的双轮驱动,正逐步形成“引进—培育—壮大”的台企成长闭环。正如刘文芳所言:“我们要让台企在潍坊的每一步都踏在坚实的服务网络上。”

这场活动折射出潍坊作为“鲁台会东道主”的深层次变革。从单方面政策输出到双向技术互动,从碎片化服务到系统化赋能,台企正在成为潍坊产业升级的“活水之源”。正如参与活动的某芯片企业负责人所说:“政府把服务做到我们心坎里,我们自然愿意把根扎得更深。”在潍台经贸合作迈入第30个年头之际,这种以服务促创新的模式,或许正在书写两岸经济融合的新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