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邑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实践

  昌邑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实践

  在渤海湾畔的麦浪翻滚中,昌邑市柳疃镇青阜农业的田野上,数十台收割机正以轰鸣声奏响夏收的序曲。这片高标准农田的丰收景象,正是潍坊昌邑市以党建为“红色引擎”,推动全域发展的一个缩影。从社区街巷的精细治理到广袤田野的现代化耕作,党旗飘扬之处,总能看到发展动能与民生温度的交织。

  四级组织架构:让党建根系扎进基层土壤

  昌邑市近年来打破传统治理壁垒,构建起“社区党委-小区·物业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的四级组织架构,如同将党的根系深植于基层土壤的每一个缝隙。在“幸福家园”建设中,这种架构让物业服务与居民需求精准对接,社区书记“砺金计划”和社区工作者“星火培养”行动则像锻造一把把“治理钥匙”,通过专业化培训解锁基层难题。而“共治合伙人”机制与“三长”队伍(网格长、楼栋长、单元长)的配合,则像社区交响乐中的不同声部,共同奏响协同治理的和声。例如,通过“物业大讲堂”凝聚物业公司、业委会等多方力量,解决了老旧小区停车位改造等历史遗留问题。

  红网强基工程:一张网兜住大小民生事

  市委书记亲自抓的“红网强基、红格善治”工程,将城乡社区划分为若干网格,每个网格配备专职网格员,形成“一核引领、一网聚力、一格为民”的治理格局。这就像为城市装上了“神经末梢”,网格员们每日巡查,从邻里纠纷到安全隐患,大事小情都能第一时间发现并解决。条抓块统的机制设计,则打破了部门间的“数据孤岛”,让群众诉求在网格内闭环处理。数字化手段的加持更让治理如虎添翼——“党群TV超市”覆盖120个村,政策信息像“快递”一样直送农户家中,连六旬老人也能通过电视屏幕参与村级议事。

  田野上的红色动能:从单打独斗到共富片区

  在柳疃镇青阜农业的麦田里,党建引领共富片区的实践正改写传统农业的叙事。过去分散经营的农户,如今被整合进高标准农田项目,党组织牵头引入智能灌溉系统和联合收割机,亩均增产超过15%。这里的“红色合作社”模式,让农民以土地入股,享受保底分红和二次利润分配,年收入较以往增长近三成。更值得一提的是,产业链上的临时党支部将党员农技专家、物流企业负责人聚在一起,从育种到销售全程护航,使得昌邑大姜等特色农产品通过电商平台走向全国。

  新业态服务:党建温度融进城市毛细血管

  面对快递小哥、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群体,昌邑市在商圈市场打造了26个“鸢都轻骑兵驿站”,提供歇脚充电、政策咨询等一站式服务。这些驿站如同城市“充电桩”,既解决了新业态劳动者的实际需求,也将其发展为基层治理的“移动探头”——外卖骑手们顺手拍下街巷井盖破损等问题,通过小程序上传后,相关部门半小时内就能响应处置。这种双向服务机制,让新兴领域群体从“治理对象”转变为“治理力量”。

  从社区楼栋的党员中心户到田间地头的共富联合体,从网格员的巡查电瓶车到云端上的“党群TV超市”,昌邑市的实践印证了一个道理:党建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能具象为每家每户的获得感。当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效能,制度创新激发出社会活力,这片土地上的故事,正为新时代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写下生动注脚。

版权声明:如无特殊标注,文章均来自网络,本站编辑整理,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请自行分辨。

本文链接:https://www.weifang.me/shehui/3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