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深化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
今年以来,潍坊市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锚定“走在前、挑大梁”的战略定位,将改革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全省抓改革创新促高质量发展大会的指引下,潍坊正以系统性思维推动各领域改革向纵深挺进,为构建“实力强、品质优、生活美”的现代化新潍坊注入强劲动能。
一、改革攻坚:锚定十项重点任务集中突破

围绕省委省政府部署的十项重点改革任务,潍坊采取“靶向攻坚”策略。例如在产业结构优化上,提出“巩固一产、提升二产、突破三产”的递进式改革路径——农业领域强化科技赋能,工业聚焦绿色低碳转型,服务业则通过数字化打开增长空间。这种“三产联动”模式,如同为经济肌体进行精准的“针灸疗法”,既疏通传统产业堵点,又激活新兴领域潜力。市发改委2024年工作进展显示,通过建立“问需于企、问计于企、问效于企”的闭环机制,已解决企业反映的审批、用工等关键问题逾200项,政策落地效率提升40%以上。

二、制度创新:构建改革推进“潍坊范式”
在体制机制层面,潍坊迭代升级了“三位一体”改革推进体系:
谋划机制:采用“场景化清单”管理,将宏观政策转化为具体可操作的52个细分场景,如“跨境电商产业园通关便利化”等;

落实机制:推行“红黄蓝”进度预警,对滞后项目实行“专班蹲点督导”,好比给改革装上“北斗导航系统”;
推广机制:建立“试点-评估-复制”链条,今年已推广寿光蔬菜智慧物流等12项创新经验。这种制度设计既避免了“一刀切”的僵化,又防止了“碎片化”的低效,被省改革办誉为“地方改革样板间”。
三、民生导向:改革温度触达‘最后一公里’

社会领域改革突出“民声定标”特色。在政务服务方面,将78项高频事项办理时限压缩至“半天办结”,群众办事从“跑断腿”变为“指尖点”;在教育医疗领域,通过“集团化办学”“医联体建设”等举措,使优质资源像“毛细血管”一样渗透到基层。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潍坊首创的“改革成效市民评议团”制度,让普通民众通过“体验官”“打分员”等角色直接参与政策评估,目前已有超过1.2万人次参与监督。这种“用户思维”的改革逻辑,真正实现了从“政府端菜”到“群众点菜”的转变。

四、未来布局:2025改革路线图浮出水面
根据市政府新闻发布会披露的信息,潍坊2025年改革将聚焦三大突破口:
产业生态升级:规划建设“元宇宙+先进制造”融合示范区,培育“新质生产力”增长极;
要素市场化配置:试点数据资产入表改革,探索将数据这一“新型石油”转化为可交易生产要素;

城乡融合试验:推动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规模扩大至3000亩,激活农村“沉睡资产”。这些举措如同在改革棋盘上落下“关键几子”,既延续现有政策脉络,又为未来发展预留接口。
站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起点,潍坊正以“致广大而尽精微”的实践智慧,书写着新时代的改革答卷。从政府机关的流程再造到田间地头的智慧农业,从企业的“隐形冠军”培育到社区的“幸福共同体”构建,这座城市的改革故事既有宏大的时代叙事,也有细腻的民生注脚。正如一位参与评议的市民所言:“现在的改革看得见、摸得着,就像春雨润物细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