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桩情节恶劣、手法专业的盗掘古墓葬案在警方长达数月的缜密侦查下成功告破,一个长期流窜于多省,以古代皇陵为目标的盗墓犯罪团伙被一网打尽,大量险些流失的珍贵文物被成功追回,有力地打击了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守护了中华民族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这起代号为“盗皇陵”的重大案件,其侦破始于一次看似偶然的线索。今年初,当地文物巡查队员在例行检查一处位于偏远山区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一座清代亲王陵寝时,发现了异常情况。在陵墓封土堆的隐蔽处,发现了人为掩盖的新鲜泥土和一个仅容一人通过的狭窄盗洞,洞口深邃,直指地宫方向。巡查人员立刻上报,公安机关与文物部门迅速启动联动机制,联合专案组随即成立。
由于案发地人烟稀少,且犯罪分子反侦察意识极强,现场几乎没有留下任何有价值的直接痕迹物证,案件侦破一度陷入僵局。专案组民警转变思路,进行了大量艰苦的走访摸排,并调取了案发前后数月周边所有公路卡口的监控录像进行海量分析。功夫不负有心人,一辆在案发时间段内多次出现在现场附近、车牌号被故意遮挡的黑色SUV进入了警方视线。以车找人,成为突破全案的关键。
通过对该车辆行驶轨迹的逆向追踪和精准研判,一个以李某、王某为首,成员固定、分工明确的盗墓团伙逐渐浮出水面。该团伙组织严密,李某、王某负责资金支持、寻找买家及统筹指挥;团伙中还有精通风水堪舆、历史典籍的“技术顾问”,负责通过查阅地方志、勘察地形来确定陵墓的具体位置和内部结构;更有曾从事过矿工、建筑行业,擅长使用爆破和挖掘工具的“施工人员”。他们通常选择在深夜或恶劣天气条件下作案,利用专业工具进行定向爆破和挖掘,动作迅速,作案后立即恢复现场原状,极具隐蔽性。
在掌握了大量犯罪证据和该团伙的活动规律后,收网时机已然成熟。警方在多省同步展开抓捕行动,成功将包括主犯李某、王某在内的十余名犯罪嫌疑人全部抓获归案,无一漏网。在犯罪分子的窝藏点和交通工具内,警方起获了尚未出手的各类珍贵文物百余件,其中包括金银器、玉器、青铜器以及珍贵的古代丝织品残片,同时收缴了大量用于作案的雷管、炸药、洛阳铲、金属探测器、对讲机等工具。
经国家文物进出境审核管理处及多位资深考古学家进行初步鉴定,这批被追回的文物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极高,其中数件为国家一、二级文物。专家痛心疾首地指出,犯罪分子的盗掘行为对陵墓本体结构造成了不可逆的破坏,其野蛮的作案方式严重扰乱了地宫内部的原始埋藏环境和信息,许多极具历史科研价值的痕迹和信息因此永久丢失,损失难以用金钱估量。
目前,该案所有犯罪嫌疑人均已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正在进一步审理中,等待他们的将是法律的严惩。此次“盗皇陵”特大盗掘古墓葬案的成功侦破,是公安机关与文物部门紧密协作、重拳打击文物犯罪的又一重大战果,极大地震慑了此类违法犯罪活动。
文物是不可再生的历史文化资源,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保护文物安全,就是守护民族的历史与根脉。此案也再次向全社会敲响了警钟,打击文物犯罪、守护文化遗产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政府部门的持续发力,更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和支持。我们呼吁,发现盗掘、盗窃、破坏文物等违法犯罪行为,请立即向公安机关和文物部门举报,共同构筑起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铜墙铁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