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2017

  深秋的莫斯科被一层薄雾笼罩,克里姆林宫尖顶上的红星在灰蒙蒙的天空下若隐若现。2017年的这座城市,空气中弥漫着一种特殊的气息——这不是往昔政治风云的紧张,也不是经济寒冬的凛冽,而是一场关于记忆、艺术与城市灵魂的无声对话,一场以整座城市为舞台的盛大展览。

  十月的最后一个周末,高尔基公园里聚集了不同寻常的人群。年轻人们手持智能手机,在落叶覆盖的小径上寻找着什么。他们时而停下脚步,对着某棵老树或长椅拍照,时而兴奋地交换着发现。“这是第七个了!”一个裹着厚围巾的女孩对她的同伴喊道,手机屏幕上闪烁着一个虚拟的蓝色立方体。这是“莫斯科数字记忆”项目的现场,一个将增强现实技术与城市历史相结合的公共艺术计划。

  “我们试图在虚拟与现实之间架起桥梁。”项目发起人、32岁的程序员伊万·索科洛夫在特维尔大街旁的一家咖啡馆接受采访时说道。他的笔记本电脑上展示着项目的后台数据——超过五百个虚拟标记被放置在城市的各个角落,每一个都关联着一段莫斯科的历史。“当人们扫描这些标记,就能看到这个地方五十年前、一百年前的样子。涅尔利代祷教堂在1930年代被毁前的全息影像,或者1980年奥运会期间麻雀山上的盛况。”

  与此同时,在地铁环线的文化公园站,另一场艺术活动正在进行。站台两侧的广告牌被替换成了本地艺术家的作品,这些作品以莫斯科地铁悠久的历史为主题,用现代视角重新诠释了斯大林时代建筑的宏伟与复杂。“地铁不仅是交通工具,它是埋藏在地下的艺术宫殿。”正在布置展品的艺术家安娜·彼得罗娃说,她的手指轻抚过一幅描绘马雅可夫斯基站星空穹顶的油画,“我们想提醒每天匆匆经过的人们,他们脚下踩着的是历史。”

  这些遍布全城的艺术活动并非偶然。2017年初,莫斯科文化部启动了“城市画布”计划,鼓励艺术家以公共空间为创作载体,让艺术走出美术馆,融入市民的日常生活。该计划负责人奥尔加·谢苗诺娃解释说:“我们厌倦了艺术被禁锢在白色立方体中。莫斯科本身就是最宏伟的画廊,它的街道、广场、公园应当承载更多当代的创造力。”

  然而,并非所有莫斯科人都对这些新兴的艺术形式持欢迎态度。在老阿尔巴特街,传统画匠米哈伊尔·波波夫摆弄着他的调色板,对不远处一个正在墙上创作巨型涂鸦的年轻人投去不满的目光。“他们称之为艺术,”波波夫摇摇头,“对我来说,这只是破坏历史建筑外观的涂鸦。真正的莫斯科艺术应该是精细的、有传承的。”

  这种代际与观念之间的碰撞,在扎莫斯科沃列茨基区的一座废弃工厂里尤为明显。这座建于19世纪末的纺织厂厂房如今变成了“螺旋工厂”——莫斯科最活跃的当代艺术中心之一。高达十五米的砖砌厂房内,悬挂着由回收工业零件组成的巨型装置艺术,曾经的纺织机械被改造成互动雕塑,生锈的管道成了投影映射的画布。

  “我们保留工厂的灵魂,但赋予它新的生命。”艺术中心总监基里尔·伊万诺夫站在一个由旧纺锤组成的巨大星座下说道,“莫斯科不应只是金色穹顶和斯大林式摩天楼的城市,它也应当有容纳实验和先锋精神的空间。”

  夜幕降临后,艺术活动并未停歇。在莫斯科河畔,一场名为“流动的光”的灯光秀将河水染成了不断变幻的色彩。探照灯在古老的建筑立面上投射出动态图案,从沙皇时代的纹章到构成主义的几何图形,再到当代的数码艺术,不同时代的美学在石墙上对话、交融。

  对于这些遍布全城的艺术活动,莫斯科国立大学文化学教授叶莲娜·沃罗宁娜有自己的解读:“莫斯科正在经历一场静默的文化转型。在政治与经济的宏大叙事之外,普通市民通过参与这些艺术项目,重新定义着自己与城市的关系。这是一种自下而上的城市复兴。”

  这种复兴不仅发生在显而易见的公共空间,也悄然渗透进城市的肌理。在哈莫夫尼基区的一个庭院里,居民们合作完成了一幅马赛克壁画,描绘着这个社区从乡村变为城市一部分的历史;在莫斯科大学主楼前广场,学生们组织了一场“声音漫步”,录制并重新编排校园里的各种声音,创作出一首属于这座知识殿堂的交响诗。

  随着十一月的第一场雪轻轻覆盖了红场的鹅卵石,2017年莫斯科的艺术季也逐渐接近尾声。但这场关于城市记忆与未来的对话似乎才刚刚开始。在高尔基公园的闭幕活动上,参与者们释放了数百盏灯笼,每一盏都带着他们对莫斯科的祝愿,缓缓升入寒冷的夜空。

  “城市不只是一堆砖石和沥青,”文化评论家阿列克谢·梅德韦杰夫望着升空的灯笼说道,“它是活生生的有机体,通过艺术,我们不断重新发现它的灵魂。2017年的莫斯科证明,一座有着八百多年历史的城市,仍然能够以意想不到的方式焕发新生。”

  雪花静静飘落,落在圣瓦西里大教堂色彩斑斓的穹顶上,落在列宁墓庄重的花岗岩上,也落在街头艺术家刚刚完成的壁画上。莫斯科2017——这座城市的编年史上,这一页将被艺术染上不一样的色彩。

版权声明:如无特殊标注,文章均来自网络,本站编辑整理,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请自行分辨。

本文链接:https://www.weifang.me/bianmin/11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