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0日
骗术重现:迷彩伪装+话术诱导
4月9日,山东烟台多个繁华街区再现“消失20年”的街头甲鱼骗局。多名市民反映,有商贩身着褪色迷彩服、头戴安全帽,手持竹竿悬挂巨型甲鱼叫卖,声称是“黄海捕捞的百年野生鳖王”,要价上千元。目击者拍摄视频显示,商贩刻意用泥巴、水草伪装甲鱼外壳,并神秘宣称“工地挖出”“滋补神物”,吸引中老年群体围观砍价。
骗局揭秘:人工养殖甲鱼冒充野生
据水产专家分析,街头售卖的“野生甲鱼”实为人工养殖品种或外来物种:
养殖甲鱼:商贩通过饥饿养殖使甲鱼外壳呈现“野生粗糙感”,实际成本不足百元;
外来物种风险:类似骗局中曾出现佛罗里达鳖(珍珠鳖),其背部有明显疣粒,放生后因缺乏天敌会破坏生态链(南京案例中已查获该物种)。
烟台市场监管部门初步调查发现,涉事甲鱼多从养殖场低价购入,商贩通过话术营造“捡漏机会”,诱导消费者高价购买。
市民遭遇:砍价陷阱与生态隐患
部分受骗案例显示,商贩利用消费者“积德行善”心理设置连环套路:
以“放生积德”为由,要求购买“成对”甲鱼(如南京朱女士被诱导花400元买下两只佛罗里达鳖);
通过打孔穿绳、展示渗血甲壳等视觉冲击强化真实性。
生物保护机构提醒,误购外来物种放生可能违反《生物安全法》,且佛罗里达鳖繁殖力强,会挤压中华鳖生存空间。
执法应对与市民自保指南
目前烟台警方已加强重点区域巡查,并发布防骗提示:
观察特征:中华鳖背部光滑,佛罗里达鳖背部有珍珠状疣粒;
拒绝高价:野生甲鱼受保护,公开售卖涉嫌违法;
举报渠道:发现可疑交易可拨打12345转接农业执法部门。
从“工地挖出鳖王”话术到放生陷阱,这场“复古骗局”背后既有消费认知盲区,也暴露外来物种管理漏洞。市民需提高警惕,避免“爱心”沦为生态破坏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