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2日,潍坊市创新推出“小型公交”试点项目,通过灵活线路设计、智慧调度系统和低碳车型应用,实现“毛细血管”式公交服务延伸至社区胡同、产业园区等区域,破解传统公交“大车难进小巷”的痛点,全市公共交通覆盖率提升至98.3%。
创新模式:从“人等车”到“车约人”
潍坊市构建“常规+定制”双轨运行机制,动态满足市民需求:
胡同公交:投入50辆6米级氢燃料小型公交车,穿梭于奎文区十笏园、潍城区曹家巷等8个老城片区,覆盖34条背街小巷,日均服务市民6000人次。
预约专线:开通“潍坊公交”APP预约功能,市民可提前2小时预约“社区微循环”线路,系统根据需求生成动态停靠站点,实现“响应式停靠+按需发车”。
错峰服务:在寒亭区前阙枢纽站、坊子区凤凰街等区域试点“潮汐线路”,早高峰加密企业园区通勤班次,午间增加商圈购物专线,夜间延长社区接驳服务时间。
降本增效:小型化与智慧化双轮驱动
试点项目通过技术革新实现运营成本下降21%:
车辆迭代:采用氢燃料动力小型公交,单车能耗成本较传统柴油车降低35%,续航里程达400公里,每日可减少碳排放约50公斤。
智能调度:依托北斗定位系统实时监测客流,动态调整发车间隔,平峰期发车间隔由15分钟延长至25分钟,车辆空驶率下降18%。
多元补贴:整合财政专项补贴、碳积分交易收益等资金,单条线路年均运营成本控制在80万元以内,票价维持1元不变。
服务延伸:从“运人”到“兴城”
“小型公交”成为激活城市活力的新纽带:
文旅融合:串联杨家埠民间艺术大观园、金宝乐园等景区,推出“一票通达”文旅专线,游客凭当日车票可享景区门票9折优惠。
产学联动:在浮烟山大学城试点“产学研专线”,连接山东工业技师学院、潍坊医学院等高校与周边科技园区,日均运送师生超2000人次。
便民增值:车厢增设“便民服务箱”,配备急救包、充电宝等设施;同步上线“公交+快递”功能,市民可委托驾驶员代送小型包裹至沿线社区驿站。
展望:潍坊市计划2025年新增小型公交线路15条,投放车辆120台,同步推进“阅读巴士”“非遗主题车厢”等文化项目,打造“出行即体验”的城市公交新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