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诸城:产业链深化绘就高质量发展新画卷

  潍坊诸城:产业链深化绘就高质量发展新画卷

  在齐鲁大地的东部,有一座以产业链为笔、以创新为墨的城市,正绘制着一幅高质量发展的壮丽画卷——潍坊诸城。这座连续三年获国务院督查激励、蝉联山东省高质量发展先进县的工业强市,凭借汽车及零部件等特色产业的“链式跃迁”,不仅成为县域经济的标杆,更以“步步生花”的姿态诠释了产业链深化发展的时代内涵。

  汽车产业链:从“零件配套”到“全域开花”的进阶之路

  走进诸城市高新区,生产线上的机械臂如同精准的舞者,将一个个零部件组装成商用车的“骨骼”与“神经”。这里已实现轻卡零部件95%以上的本地化配套,不仅是国家火炬汽车及零部件特色产业基地,更是全国商用车零部件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但诸城的野心不止于此——通过“全景图谱”式布局,当地将产业链向研发设计、智能网联等高端环节延伸,如同为传统制造业装上“智慧大脑”,让每道工序都成为增值的“花瓣”。一位本地企业管理者感慨:“过去我们卖的是钢铁,现在输出的是技术解决方案。”

  农业工业化:第一产业的“跨界逆袭”

  在全国县域第一产业经济规模排名中,诸城以超越92.3%县市的成绩,打破了人们对农业县的刻板印象。这里的秘诀是将工业化思维植入田间地头:从预制菜加工到冷链物流,从种业研发到数字农业,传统农产品的价值链被拉长数倍。正如省现代农业强县的称号所示,诸城用“车间式管理”重构农业生产关系,让一颗土豆经过精深加工后身价翻番,形成“接二连三”的融合型产业链。

  政策赋能:织就产业发展的“金丝软甲”

  翻阅诸城“十四五”规划,会发现其产业链战略与国家、省市级政策高度同频。通过SWOT分析精准定位优势与短板,当地政府像“产业医生”般开出差异化药方:对新旧动能转换项目给予“全周期呵护”,对民营经济实施“阳光雨露式”培育。这种政策穿透力使得诸城在近三年山东省差异化评价中稳居前列,犹如为企业穿上了抵御市场风险的“隐形铠甲”。

  创新生态:让产业土壤长出“热带雨林”

  在诸城,产学研平台不是摆设,而是催化产业链裂变的“反应堆”。当地以汽车研究院、农业科创中心为支点,撬动企业研发投入年均增长15%以上。这种“藤蔓式创新”模式——龙头企业为主干、中小微企业为枝叶、科研机构为根系——构建出充满活力的产业生态。正如一位经济学者观察到的:“诸城的产业链不是钢筋水泥的堆砌,而是有机生命体的自然生长。”

  站在2025年的节点回望,诸城产业链发展的“密码”逐渐清晰:它以“链主”企业为牵引,像串珍珠般整合上下游资源;用“微笑曲线”理论重塑价值分配,把制造端的“负重前行”转化为研发与品牌端的“轻舞飞扬”。对于产业投资者而言,这里既有成熟配套的“确定性”,又有创新突破的“想象力”;对地方居民来说,产业升级不是抽象数据,而是家门口就业岗位的技术含量与薪资数字的同步攀升。

  这座曾创造“三个模式”奇迹的城市,正在书写新的答案:产业链的深度,决定发展的高度;而唯有步步深耕,方能处处生花。

版权声明:如无特殊标注,文章均来自网络,本站编辑整理,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请自行分辨。

本文链接:https://www.weifang.me/xinweng/2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