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1日,一则“全球六成鱼子酱产自中国”的热搜引发关注,而这一产业版图的核心正指向山东潍坊临朐县。作为山区县,临朐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与产业升级战略,将鱼子酱打造为年产值近十亿元的“黑金”产业,成为全国冷水鱼养殖与加工的新高地。
从“卖原料”到“卖产品”:产业链价值跃升
临朐鱼子酱产业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三文鱼引进养殖,2000年后转向鲟鱼规模化养殖。目前,全县鲟鱼养殖户达187户,年稳定供应带卵鲟鱼600吨,可生产鱼子酱80吨,占全国出口量的29%。过去,当地多以出售带卵鲟鱼为主,一条50斤的雌鱼售价约3000元;如今通过深加工,同等规格鱼的鱼子酱价值可达9000元,附加值提升3倍,鱼肉、鱼筋等副产品还可进一步开发。
科技赋能与生态优势双驱动
临朐鱼子酱的崛起离不开独特的地理条件:冶源水库与弥河提供优质水源,老龙湾泉水保持恒温18℃,为鲟鱼生长创造理想环境。同时,当地构建“地下水+水库补水”综合用水模式,并推广数字化养殖技术,形成从鱼苗孵化、成鱼养殖到加工销售的完整链条。目前,临朐鲟鱼苗占江北市场90%,成鱼产量占全国4%,鱼子酱加工企业年产能突破16吨/户。
品牌化战略打开市场空间
为突破“低端锁定”,临朐推动企业向高端化转型。山东尊润圣罗捷等公司布局鱼子酱生产线,开发符合国际标准的产品;政府通过修订养殖规划、扶持深加工项目,打造“虹鳟鱼代养”“三文鱼肉制品”等多元板块。2024年,当地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68万元,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特色产业带动95%的村集体收入超20万元。
未来目标:十亿级全产业链生态
临朐计划进一步扩大鲟鱼梯次养殖规模,推动鱼子酱、鱼肉制品等四大板块迈向中高端,目标构建产值超十亿元的全产业链。随着冷链物流完善与品牌影响力提升,这颗“沂蒙山区的黑珍珠”正加速走向全球餐桌。
(注:本文数据及案例均基于临朐县农业农村局及企业公开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