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学研协同:破解“卡脖子”技术
青州市以山东凯欣绿色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为龙头,联合中国农科院、山东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构建“桃全产业链智慧高效创新研究与示范应用平台”,覆盖种植、加工、副产物利用全环节。通过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无人给药机器人及AI无损分选技术,实现水果加工损耗率降低30%,并推动高附加值产品研发,2024年新增预制菜产线后年营收达4.6亿元。
智能产线:从“经验驱动”到“数据驱动”
设备升级:凯欣食品引进智能数控机床与视觉检测系统,实现水果丁分选自动化,单条产线效率提升120%;
工艺优化:采用工业物联网技术实时监控生产参数,结合PID调节技术精准控制加工环境,产品合格率提升至99.8%;
专利突破:企业累计申请国家发明专利58项,涵盖智能分选、保鲜工艺等领域,技术成果转化率超70%。
产业链延伸:从田间到餐桌的“数智化”
青州推动食品加工与智慧农业深度融合:
前端联动:九州农庄蔬菜合作社80余个智能大棚接入AI温控系统,实现原料品质全程可溯;
后端拓展:凯欣食品开发肉类、主食类预制菜30余种,新建车间投产后预计新增年收入6000万元;
市场升级:依托跨境电商平台,AI算法精准匹配国际市场需求,2024年出口额同比增长45%。
政策赋能:三年培育百家“智造”企业
青州市出台专项政策,设立数转智改专项资金,目标2026年前培育食品行业高新技术企业20家、数字化标杆工厂5座。2024年已为118家企业发放研发补助628万元,推动企业研发投入强度达3.2%。
展望:青州计划三年内建成国家级食品AI研发中心,打造从“智能种植”到“智慧餐桌”的全产业链示范集群,为传统产业转型提供“青州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