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舰“回家”活动暨军民融合成果展隆重举行
碧海连天处,战舰归故里。国产新型导弹护卫舰潍坊舰驶入山东潍坊森达美港,展开为期三天的“战舰回家乡”系列活动。作为“军事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舰艇开放参观、军民融合成果展及欢迎仪式同步举行,以“零距离”互动展现新时代军民团结深度发展的生动实践。
战舰荣归故里,港城涌动爱国情
上午9时,潍坊森达美港码头上红旗招展,千余名市民手持国旗列队欢迎。在嘹亮的军乐声中,潍坊舰缓缓靠岸,舰上官兵军容严整,向家乡人民致以标准军礼。潍坊市委、市政府及北海舰队某部领导共同出席欢迎仪式,市委书记在致辞中表示:“潍坊舰不仅是捍卫海疆的‘利剑’,更是连接军民情感的纽带。今日荣归,既是对家乡人民的深情汇报,也是军民融合战略的鲜活见证。”
仪式结束后,潍坊舰首次向公众开放。市民分批次登舰参观,近距离观摩舰载武器、雷达系统和舰载直升机,并通过VR模拟体验海上作战任务。许多家长带着孩子驻足甲板,聆听官兵讲解战舰的“战史”。“原来家乡命名的军舰这么先进!孩子说长大了也要当海军!”市民张女士感慨道。
军事日活动“接地气”,国防教育入人心
作为“军事日”活动亮点,潍坊舰官兵与地方单位联合开展国防教育实践。潍坊中学学生登上战舰参与“航海课堂”,学习旗语、绳结等海军技能;市应急管理局与舰上消防分队联合演练海上救援;地方医疗团队更与舰军医交流战伤救护经验。
“过去总觉得军队很神秘,今天才知道我们的渔船定位系统、海上气象预报都有海军技术的支持!”参与活动的渔民代表王建国说道。活动现场,潍坊舰与潍坊市双拥办联合设立的“军民科技协同创新展区”吸引众多目光:由本地企业研发的舰用新型复合材料、军民两用无人机导航系统等20余项成果首次公开,彰显“潍坊智造”助力强军兴军的实践路径。
深度融合见实效,共绘强军兴市新篇章
在军民融合座谈会上,潍坊舰舰长以一组数据展现“第二故乡”的支撑力:近年来,潍坊市32家企业参与舰艇装备维护、后勤保障等项目,自主研发的舰用柴油机冷却模块突破国外技术封锁,某民营科技公司开发的舰载通信系统更获全军科技进步奖。“从一颗螺丝到一套信息系统,军民协同创新让战斗力与生产力双提升。”舰长总结道。
活动期间,潍坊舰官兵还走进社区慰问抗美援朝老兵,聆听红色故事;市文艺团体则为官兵献上吕剧《海疆丹心》,以乡音传递鱼水情深。
战舰鸣笛再启航,双拥传统续华章
潍坊舰在晚霞中缓缓离港。码头上,市民挥舞国旗齐唱《我爱这蓝色的海洋》,舰艇鸣笛三响,致谢故乡。此次“战舰回家乡”不仅是一场国防教育的盛宴,更以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果,诠释了“军地一盘棋,军民一家亲”的深厚内涵。正如北海舰队领导所言:“战舰的根在船厂,更在人民的心里。军民融合的潍坊实践,正为强国强军写下生动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