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独家报道】近日,一档聚焦家族遗产继承问题的纪实类节目《遗产大作战》悄然掀起收视热潮。没有炫目的明星阵容,没有刻意制造的戏剧冲突,这档节目却以最朴素的镜头语言,直击当代中国家庭最敏感而又无法回避的话题——遗产分配。节目通过真实记录多个普通家庭在遗产分割过程中发生的矛盾、协商与和解,不仅呈现了人情冷暖,更成为一堂生动的普法公开课。
在最新播出的一期节目中,节目组跟拍了家住浙江杭州的李氏一家。73岁的李老爷子因突发脑溢血去世,未曾留下正式遗嘱,名下两套房产及数十万元存款的分配问题,瞬间打破了家族原有的平静。长子认为自己是家中唯一男丁,且长期与父母同住尽孝,理应继承主要财产;远嫁外省的女儿则坚持法律赋予的平等继承权,要求均分遗产;而常年在外经商、经济条件优越的次子起初表态愿意放弃,但其妻却暗中不满,担心自家“吃亏”。镜头前,一家人从最初的沉默、试探,逐渐发展到激烈争吵,甚至翻出几十年前的旧账相互指责,场面一度失控。
“我们拍摄的不是为了放大矛盾,而是希望呈现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遗产大作战》总制片人王磊在接受本报电话采访时表示,节目组在征得当事人同意后,会邀请专业律师和心理咨询师介入。在李氏家族的案例中,律师耐心讲解了《民法典》中关于法定继承的具体条款,明确告知所有第一顺序继承人(配偶、子女、父母)享有平等权利,同时也要考虑尽主要赡养义务者可以多分的法律规定。心理咨询师则引导家庭成员跳出经济利益之争,回顾老人生前的愿望与家族情感纽带。
经过数次艰难的调解和内部协商,李家兄妹最终达成协议:长子继承父母生前居住的老宅,女儿和次子平分另一套面积较小的房产及存款,同时长子从所得份额中拿出一部分补偿多年来对妹妹照顾父母较少的遗憾。签署协议的那一刻,三兄妹的手重新握在一起,母亲生前珍藏的全家福被摆在了客厅最显眼的位置。
像李家这样的故事,在《遗产大作战》中并非个例。节目播出至今,已记录了来自城市、乡村不同经济条件家庭的十余个遗产纠纷案例。有的因一张年代久远的借条对簿公堂,有的为争夺一件具有特殊纪念意义的旧物而撕破脸皮,也有子女在梳理遗物时才发现父母默默资助贫困学生多年而深受触动,最终选择和解并共同完成父母遗愿。这些真实发生的故事,构成了当代中国社会关于财富、亲情与伦理的微观缩影。
法律专家指出,随着我国居民财富积累增多和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遗产继承纠纷呈现上升趋势。“很多矛盾源于当事人对法律的不了解以及‘谈钱伤感情’的传统观念。”北京市某律师事务所资深律师张雯表示,“这档节目的积极意义在于,它将法律条款置于具体鲜活的案例中解读,消除了法律的冰冷感,让观众意识到,提前进行财产规划、订立合法遗嘱并非是诅咒家庭不睦,恰恰是对亲人的一种负责任的态度。”
与此同时,节目也引发了广泛的社会讨论。一部分观众认为,将家庭内部最私密、最尖锐的矛盾公之于众,有消费苦难、撕裂亲情之嫌。但更多观众则给予正面评价,认为节目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教育价值。“它像一面镜子,让我们看到了自己家庭可能隐藏的问题。”一位网友在节目评论区留言,“看完后,我和兄弟姐妹主动坐下来讨论了父母的养老和未来财产安排,避免了可能的误会。”
据节目组透露,随着节目影响力扩大,咨询立遗嘱的中青年人比例显著上升,不少家庭开始更开放地探讨“身后事”。从回避忌讳到坦然面对,《遗产大作战》正在用一种特殊的方式,推动着社会观念的细微变革。它超越了普通电视节目的娱乐功能,在记录现实、普及法律之余,更试图探寻在物质财富之外,如何守护好一个家庭最宝贵的情感遗产。节目仍在持续录制中,制作团队表示,未来将更多关注农村地区、再婚家庭等更复杂背景下的遗产继承案例,继续用镜头记录中国家庭关于爱与传承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