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温州的女人

  清晨五点,温州乐清的一座普通居民楼里,周晓芸已经醒了。窗外,瓯江的轮廓在薄雾中若隐若现,整座城市尚未完全苏醒,但她的一天早已开始。厨房里飘出白粥的温热气息,客厅的灯光下,她快速浏览着手机里昨夜从海外客户那里发来的邮件,同时不忘提醒即将中考的儿子检查书包。这种场景,在这个以商贸闻名的城市里,无数个家庭中同步上演着。周晓芸,只是“温州女人”这一个群体缩影中,平凡又不平凡的一个。

  旁人很难用一个简单的标签定义周晓芸。在儿子眼里,她是“超人妈妈”,总能变出热乎的饭菜和解决所有难题的办法;在老家的亲戚看来,她是家族里最有出息、在城里站稳脚跟的能人;在位于市区繁华地段那间不大的贸易公司员工心中,她是事无巨细、眼光精准的“周总”。而她自己则常说:“我不过是个停不下来的温州人。”

  这份“停不下来”,刻在温州人的基因里,更在温州女人的身上体现得尤为具体和坚韧。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十六岁的周晓芸便是跟着同乡的姑姑,背上简单的行囊,挤上北上的绿皮火车,开始了“跑供销”的生涯。所谓的行头,不过是一把计算尺、几本厚厚的产品样本册和一个装满换洗衣物和干粮的蛇皮袋。她的战场是北方一个个陌生的城市,武器是带着浓厚瓯语口音的普通话和一股不服输的韧劲。

  “那时候,吃闭门羹是家常便饭。”回忆起初闯世界的艰辛,周晓芸的语气平静,仿佛在讲述别人的故事。她记得最清楚的一次,在沈阳一家国营大厂的办公楼外,为了见到采购科负责人,她从清晨等到日暮,靠着自带的面包充饥。门卫换了几次班,都用好奇又略带怜悯的眼神打量这个执拗的南方小姑娘。最终,她的诚意打动了那位负责人,拿到了第一笔订单,虽然数额不大,却让她在寒冷的北方感受到了第一缕暖意。“我们温州人不怕苦,怕的是没机会。只要有一线机会,就会用十分力气去抓住。”她说。

  积攒了第一桶金和宝贵的客户资源后,周晓芸没有像许多同乡那样继续单打独斗,而是选择了在温州市区开办一家专门对接外贸订单的公司。那是九十年代中期,中国的改革开放进入深化阶段,温州模式正以其独特的活力吸引着世界的目光。她的公司,就像无数从“前店后厂”模式成长起来的温州企业一样,规模不大,但反应极其敏捷。她能根据客户传来的一个模糊的样品或概念,迅速组织起周边县区的家庭作坊或小型工厂,在最短的时间内拿出高质量的成品。

  这背后,是周晓芸无数个不眠之夜。她要核对合同条款的每一个细节,要盯着生产线的每一道工序,要应对国际海运的瞬息万变,还要处理公司内部的大小事务。与此同时,她结婚、生子,完成了人生的另一件大事。怀孕七八个月时,她依然挺着大肚子出现在广交会的展位上,用流利的英语与客商洽谈。月子还没坐完,客户的越洋电话已经直接打到了床头。“没办法,时间不等人,市场更不等人。”她轻描淡写地总结那段“连轴转”的岁月。

  如果说创业初期的辛苦是体力与意志的考验,那么公司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危机,则是对智慧和魄力的巨大挑战。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海外订单锐减,许多依赖出口的企业陷入困境。周晓芸的公司也未能幸免,仓库里积压了库存,现金流骤然紧张。那段时间,她办公室里深夜亮着的灯,成了员工们心中焦虑的象征。

  然而,温州女人的韧性在危机中彻底迸发。她没有选择收缩或裁员,而是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逆势投入,开拓新兴市场。她亲自带队,飞往中东、东南亚,参加各种区域性展会,接触过去未曾重视的客户群体。同时,她果断调整产品线,从过去单一的低压电器元件,增加了一些小型家电和日用五金制品,以适应不同市场的需求。“危机危机,有危就有机。老路走不通了,就必须闯出一条新路来。”正是这种敢闯敢试的精神,让她的公司比许多同行更快地走出了金融危机的阴影,并且在新的市场领域站稳了脚跟。

  如今,周晓芸的公司已经步入稳定发展的轨道,但她依然保持着清晨五点起床的习惯。只是,工作的重心悄然发生了变化。她花更多的时间在思考公司的长远战略、企业文化的塑造以及培养年轻的团队上。她把更多具体业务交给了跟随她多年的得力助手和逐渐成长起来的年轻经理们。

  下午四点,她会准时离开公司,这是雷打不动的“家庭时间”。她会去菜市场挑选新鲜的食材,为家人准备一顿丰盛的晚餐。饭桌上,她不再是运筹帷幄的“周总”,而是关心儿子学业、倾听丈夫琐事的妻子和母亲。这种身份的切换,她做得自然而流畅。“生意固然重要,但家才是根本。温州人看重家族,女人更是把家看得比什么都重。”她说这话时,脸上洋溢着满足和平和。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温州的夜景愈发璀璨。周晓芸或许会站在阳台上,眺望这座她奋斗了大半生的城市。江面上货轮的汽笛声隐约可闻,那是温州与世界经济血脉相连的脉搏。在这座城市里,有无数个像周晓芸一样的女人,她们是女儿、是妻子、是母亲,更是创业者、实干家。她们用自己柔弱的肩膀,扛起了家庭的责任和事业的梦想;她们以其特有的精明、坚韧和包容,在商海沉浮中书写传奇,在时代变迁中守护着家的温暖。她们的故事,或许没有惊天动地的情节,却汇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默默支撑着“温州模式”这片天空,并将其精神内涵——敢为人先、特别能创业、守信重诺、守望相助,一代代地传承下去。周晓芸转身回到客厅,开始辅导儿子的功课,明天的太阳升起时,她又将投入新的一天,继续书写一个普通又不普通的温州女人的故事。

版权声明:如无特殊标注,文章均来自网络,本站编辑整理,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请自行分辨。

本文链接:https://www.weifang.me/xinweng/1030.html

上一篇丛林历险记

下一篇两个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