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墓追缉

  近日,一起横跨多省的盗掘古墓葬系列案件宣布告破,警方共抓获犯罪嫌疑人23名,追回国家级文物近百件,涉案金额高达数千万元。该案被命名为“盗墓追缉”行动,由公安部统一部署,多地公安机关联合侦办,历时一年零三个月,终于将这一长期流窜于山西、陕西、河南等文物富集区的犯罪团伙一网打尽。

  案件始于去年初夏,山西省一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周边出现可疑夜间活动。当地文物管理员在巡查时发现盗洞痕迹,随即上报。公安机关迅速介入,通过现场勘验和周边走访,初步判断系专业盗墓团伙所为。由于该区域分布有大量西周至汉代墓葬,具有极高历史价值,公安部立即牵头成立专案组,协调晋、陕、豫三地警力展开联合侦查。

  “犯罪分子反侦查意识极强,作案地点多选在荒郊野岭,得手后迅速撤离,几乎不留痕迹。”专案组负责人告诉记者,侦破过程中警方运用了高科技手段,结合传统蹲守与大数据分析,逐步锁定了一个以李某为首的专业盗墓团伙。该团伙组织严密、分工明确,涵盖勘探、爆破、挖掘、销赃等全链条操作,其成员多数具有文物考古或建筑工程背景。

  在摸清团伙结构和活动规律后,收网行动于今年秋季展开。三地警方同时出击,在山西运城、陕西渭南、河南洛阳等地实施抓捕,当场查获金属探测器、爆破装置、洛阳铲等盗墓工具若干,并在犯罪嫌疑人住所及仓库内起获大量珍贵文物。经初步鉴定,追回文物包括青铜器、玉器、陶器等近百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5件、二级文物15件,年代跨越商周至两汉时期。

  一位参与文物鉴定的专家表示,这批文物中尤其以一组战国时期的蟠螭纹铜鼎和一套汉代彩绘陶俑最为珍贵,“它们不仅保存完好,更为研究古代礼制、社会生活提供了重要实物依据。”值得注意的是,警方在侦办过程中还发现该团伙与多个海外走私渠道存在联系,部分文物险些被非法出境,幸而被及时截获。

  目前,案件仍在进一步深挖中。警方提示,盗掘古墓葬严重破坏文物保护与历史研究,根据刑法规定,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行为将面临严厉刑事处罚。相关部门也呼吁广大群众提高文物保护意识,积极提供违法犯罪线索。

  “文物承载的是民族记忆与文化根脉,绝不容非法分子肆意破坏。”国家文物局相关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强调,将进一步强化与公安部门的协作机制,完善技防设施,加大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巡查力度,坚决遏制盗墓犯罪活动。

  此次“盗墓追缉”行动的成功,不仅彰显了我国打击文物犯罪的决心与能力,也为今后侦办类似案件积累了宝贵经验。随着专案组工作的持续推进,更多案件细节与文物保护成果将于适当时机向社会公布。

版权声明:如无特殊标注,文章均来自网络,本站编辑整理,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请自行分辨。

本文链接:https://www.weifang.me/shehui/919.html

上一篇盗兵符

下一篇盗马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