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寿光田柳镇:1.8万亩富硒土地孕育乡村振兴“硒”望之路
在山东省潍坊市寿光市北部,一座以“富硒”为关键词的农业小镇正悄然崛起。田柳镇凭借1.8万亩中国地质学会认证的天然富硒土地资源,通过“三产融合”的创新模式,将传统蔬菜种植业升级为集生产、加工、销售、文旅于一体的全产业链体系,不仅让羊角蜜等富硒果蔬的清香飘向全国,更探索出一条乡村振兴的“硒”望之路。
从土壤认证到品牌溢价:富硒农业的价值链跃升

2025年初,田柳镇17145亩富硒地块的认证结果在同期全国30个申报区域中名列前茅,这一“含金量”十足的背书,直接推动了农产品附加值提升。硒作为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其健康价值被转化为市场溢价——普通蔬菜经过富硒土壤培育后,价格可比常规产品高出20%-30%。当地政府以富硒数字农业园区为核心载体,引入智能灌溉、土壤监测等数字化手段,实现“种得科学”与“卖得高端”的双重突破。正如田柳镇党委书记范涛所言,这是“用富硒赋能寿光蔬菜品牌升级的新路径”。

产业链做加法:从田间到餐桌的横向扩张
田柳镇的产业振兴密码在于“三链协同”:强化产业链、价值链、组织链的互动循环。在第一产业端,富硒西瓜、番茄等作物形成规模化种植;第二产业则延伸出硒营养提取、预制菜加工等环节,例如将品相不佳的果蔬转化为富硒酵素或冻干产品,损耗率降低15%以上;第三产业则通过电商直播、富硒农旅体验等新业态,让消费者直接参与采摘与品鉴。这种“接二连三”的模式,使得每亩富硒土地的产出效益较传统种植提升近3倍。

数字赋能与三产融合的化学反应
走进田柳镇富硒农业园区,物联网设备实时监测土壤硒含量,数据同步至云端分析平台,农户通过手机就能调整施肥方案。这种“智慧农业”不仅降低技术门槛,更让产品质量可追溯。与此同时,当地建设富硒文化展馆、举办硒元素科普讲座,将健康饮食理念融入文旅项目。一位参与园区合作的农户形容:“以前卖菜论斤称,现在卖的是‘健康套餐’,连菜叶子都能变成研学课程的材料。”

共同富裕的镇域经济样本
田柳镇的经验表明,资源禀赋转化为产业优势需要政策与市场的双轮驱动。镇政府通过“党支部+合作社+企业”模式,引导2000余户农民加入富硒产业联盟,人均年增收达1.2万元。更值得注意的是,富硒产业吸引了一批年轻人返乡创业——95后毕业生王磊团队开发的“富硒果蔬盲盒”,通过社群营销月销超10万单,印证了传统农业与年轻思维的碰撞可能。

站在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田柳镇用“硒”资源书写了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生动答卷。当1.8万亩富硒土地生长出产值过亿元的产业集群,这条“绿色生产力”的培育路径,或许能为更多农业乡镇提供镜鉴。正如那片被科学唤醒的富硒土壤,田柳镇的发展潜力,仍在持续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