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综合保税区:以创新服务打造外贸黄金节点,高效赋能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潍坊综合保税区作为山东省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核心导向,通过一系列创新服务模式,成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力引擎。其举措不仅重塑了营商环境,更以“特区特管”的灵活机制,为外贸企业提供了全周期、全链条的集成化服务,吸引了大批投资者和企业落户。

  “一站式”集成服务:外贸企业的加速器

  潍坊综合保税区推出的外贸**“一站式”集成服务模式**,将海关、税务、物流等跨部门职能整合,企业可在区内一次性完成注册、报关、退税等全流程手续,大幅降低时间成本。例如,茵卡项目从拿地到投产的审批时间从152天压缩至37天,实现“拿地即开工”的突破。这一模式被山东省政府列为优化营商环境创新实践案例,成为全市唯一入选的最佳实践。

  数字化赋能:从“跑多次”到“零材料”

  依托技术升级,保税区上线了全省首个**“e企办”智能登记系统**,企业开办时间从1个工作日缩短至1小时,审批效率提升80%以上。系统将120余类表单简化为4类通用模板,甚至实现“申请材料由43减为0”的颠覆性变革。此外,全区294项涉企涉外事项实现“一次办结”,服务效能提升30%,推动经营主体数量同比增长8.23%,突破2.02万家。

  “管家+骨干”协同机制:定制化服务破解难题

  针对企业个性化需求,保税区构建了**“专属定制管家+部门业务骨干”的双重服务团队。例如,为外向型项目绘制“全生命周期树”**,精准匹配政策资源,同步推进“无证明园区”建设,减少企业重复提交材料的负担。这种“刚性监管”与“暖心服务”的平衡,被企业评价为“既规范又高效”。

  区位与政策叠加优势:辐射市场的战略支点

  作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交汇点,潍坊综合保税区享有市级经济管理权限,且周边交通网络密集——距青岛港200公里,潍坊机场是省内最大货运枢纽,胶济铁路与多条高速公路贯穿其间。这种**“特区特管”**政策与地理优势的结合,使其成为连接内陆与全球市场的“黄金节点”。

  未来展望:动态优化与持续倾听

  潍坊市明确提出,优化营商环境是“没有终点”的工程。下一步,保税区计划通过**“行政检查与服务一体化”**机制,进一步减少对企业正常经营的干扰,同时动态收集企业反馈,确保政策与需求同步迭代。正如潍坊市政府强调,唯有将“高效办成”的理念贯穿始终,才能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通过服务模式创新与政策红利释放,潍坊综合保税区正从传统的“监管区”转型为“服务高地”,其经验不仅为其他区域提供借鉴,更成为吸引全球投资的“强磁场”。

版权声明:如无特殊标注,文章均来自网络,本站编辑整理,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请自行分辨。

本文链接:https://www.weifang.me/shehui/2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