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素臣

  【本报专稿】连日来,一出尘封已久的经典剧目《文素臣》在京城戏迷圈中掀起不小波澜。这部由京剧大师周信芳在上世纪四十年代创排的经典作品,在历经数十载沉寂后,由国家京剧院重新整理搬上舞台,于本月起在全国巡演。演出不仅吸引了大批老戏迷怀旧追忆,更意外收获众多年轻观众的青睐,成为传统艺术当代传播的一个生动案例。

  《文素臣》取材于清代夏敬渠所著长篇小说《野叟曝言》,原著洋洋百万言,以文人文素臣为主角,讲述其文武双全、忠君爱国的传奇故事。周信芳当年择取其中精彩段落改编为连台本戏,以其独特的麒派艺术风格塑造了一位胸怀天下、智勇双全的文人侠士形象。此次复排的版本在保留原作精髓的基础上,对剧本进行了适当精简,将原本需要连演数晚的剧情浓缩为三个小时的精彩演出,更符合当代观众的观赏习惯。

  “我们不仅是在复排一部戏,更是在重新梳理一段历史。”该剧复排艺术指导、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赵麟童先生表示,“《文素臣》代表了那个时代京剧艺术的高峰,其中包含的不仅是表演技艺,更有一代艺术家的创新精神。”为了确保复排质量,剧组特邀多位戏曲研究专家参与剧本整理,仔细考证每一个唱腔、每一段念白,力求原汁原味地呈现麒派艺术的独特魅力。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演出中青年演员的出色表现成为最大亮点。饰演文素臣的国家一级演员王珮瑜,以其沉稳大气的表演和韵味醇厚的唱腔,将这一经典角色诠释得淋漓尽致。“饰演文素臣是对演员综合素质的极大考验。”王珮瑜在排练间隙接受采访时说,“这个角色既要有书卷气,又要有英雄气,既要能文又要能武,需要调动全部艺术积累才能塑造到位。”

  演出现场,观众的反应十分热烈。当经典唱段“骂阎”响起时,台下不少老戏迷情不自禁地跟着哼唱;而剧中精彩的武打场面则引来年轻观众的阵阵喝彩。大学生张晨是第一次走进剧场看京剧,她告诉记者:“原本以为会看不懂,没想到剧情这么吸引人,演员的表演也极具感染力,完全打破了我对传统戏曲的刻板印象。”

  中国戏曲学院教授傅谨认为,《文素臣》的成功复排具有多重意义:“一方面,它让我们重新认识周信芳大师的艺术成就;另一方面,它也证明了经典作品的生命力。关键在于如何找到传统与当代的对话方式,让老戏焕发新光彩。”

  据悉,该剧目前已在北京、上海等地上演二十余场,场场爆满。演出方表示,接下来还将赴江苏、浙江等地巡演,让更多观众有机会欣赏到这部凝聚着几代艺术家心血的经典之作。与此同时,有关方面正在筹划将《文素臣》拍摄成戏曲电影,以现代影像技术永久保存这一艺术珍品。

  业内人士指出,《文素臣》的热演现象并非偶然。近年来,随着传统文化复兴步伐加快,越来越多经典剧目被重新挖掘整理,以更加符合当代审美的方式呈现给观众。从《霸王别姬》到《曹操与杨修》,从《穆桂英挂帅》到如今的《文素臣》,这些经典作品的轮番上演,正在构筑起传统艺术与当代观众之间的新桥梁。

  夜幕降临,剧场内的掌声经久不息。大幕缓缓落下,而属于《文素臣》的新旅程,才刚刚开始。这部跨越时空的经典之作,正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讲述着中国故事,传承着文化基因,在新时代的舞台上绽放出耀眼的光芒。

版权声明:如无特殊标注,文章均来自网络,本站编辑整理,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请自行分辨。

本文链接:https://www.weifang.me/wenhua/9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