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全国郑玄经学学术研讨会在潍坊峡山举办

  8 月 26 - 27 日,首届全国郑玄经学学术研讨会在潍坊市峡山区盛大举办。这场由清华大学中国经学研究院、中华孔子学会经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北京大学礼学研究中心等权威机构主办的学术会议,吸引了全国各地的众多学者齐聚一堂。

  与会专家们围绕 “弘扬传承郑玄文化 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 这一主题,深入探讨东汉大儒郑玄的思想遗产,力求让其在当代社会重焕生机。郑玄文化深厚的底蕴和独特的现代价值,正以前所未有的态势被重新挖掘与诠释。

  43.png

清晨,峡山国际会议中心里满是来自各地的经学研究者。开幕式上,郑氏后人代表郑为理和清华大学中国经学研究院院长陈壁生分别致辞,共同表达了对传承郑玄学术思想的殷切期待。此次研讨会规格颇高,聚焦郑玄经学与东亚文化、六经融通、礼学当代意义等关键议题。

  会议期间,不仅安排了深入的学术讨论环节,还组织与会者参观郑公祠、康成书院等历史文化遗迹,并观摩郑玄文化主题书画展。学者们置身于青砖灰瓦的郑公祠,仿佛穿越千年,探寻着中华文明传承不息的精神脉络。学术与大众的界限在此刻悄然消弭,大家共同致力于让千年 “郑学” 在新时代绽放新光彩。

  在开幕式及主题报告中,山东师范大学丁鼎教授阐述了 “郑玄《春秋》学成就论略”,南京师范大学方向东教授探讨了 “郑注酒礼与文化意义”,山东大学王承略教授解析了 “齐鲁文化典概览・郑玄” 等。在多个分论坛的分组讨论中,学者们从各自的研究领域出发,从不同角度深入剖析郑玄的学术思想,充分展现了郑学研究的多样性和当代价值。

  学者们普遍认为,郑玄的学术贡献不仅体现在精准注释经典、“述先圣之元意”,更在于他具备 “整百家之不齐” 的卓越学术整合能力。他打破了学派之间的壁垒,有力推动了汉代经学的统一与发展,为后世留下了极为宝贵的学术遗产,其学术贡献至今仍深刻影响着中国传统学术研究。在当下经学重振的时代背景下,更应全方位、多角度挖掘郑玄文化的深层意义 。

版权声明:如无特殊标注,文章均来自网络,本站编辑整理,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请自行分辨。

本文链接:https://www.weifang.me/wenhua/4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