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传承千年的非遗瑰宝
潍坊杨家埠木版年画起源于明朝洪武年间,距今已有600余年历史,以构图饱满、线条流畅、色彩明艳著称,题材涵盖祈福纳祥、神话传说、民俗生活等,承载着民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其制作工艺包含朽稿画样、雕刻木版、套色印刷、烘货点胭等50余道工序,尤以雕刻木版为核心,匠人以拳刀刻出细腻线条,赋予年画灵动神韵。2006年,杨家埠木版年画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潍坊文化的重要标识。
二、守正创新焕发新生机
在传统技艺的传承中,潍坊年画匠人积极探索创新路径。国家级传承人杨乃东将传统年画与现代审美结合,推出生肖主题作品,如蛇年《金蛇献瑞》,以暖色调和吉祥纹样吸引年轻消费者;省级传承人杨志滨则通过新媒体平台与公司合作,推出联名年画,打通年轻人市场。此外,“潍坊象”木版年画以当地古生物文化为灵感,融合“福”字与如意纹样,展现地域特色与传统工艺的跨界融合。
三、活态传承构建多元生态
潍坊市通过政策扶持与跨界协作推动非遗保护。2024年启动的“非遗工坊赋能乡村振兴”计划,联合高校开展传承人研修培训,提升非遗项目的社会适应力。同时,“非遗进校园”活动覆盖全市85%中小学校,并在高校设立非遗课程与大师工作室,培养年轻传承力量。杨家埠民间艺术大观园、潍坊非遗馆等空间通过活态展示、研学体验,打造非遗文化新地标。
四、年画为媒传播中国故事
春节期间,杨家埠年画迎来产销高峰,匠人们加班赶制《灶王年画》等经典作品,寓意吉祥的图案走进千家万户。国际传播方面,潍坊实施“好手艺世界行”计划,年画作品赴法国、韩国等10余国展出,并依托“黄河流域文化生态保护区”平台深化跨域合作,彰显“年画胜地”的文化影响力。
结语
从古艺传承到创新表达,潍坊木版年画正以多元姿态融入现代生活。匠人手中的刻刀与木版,不仅镌刻着历史记忆,更描绘出非遗文化在新时代的鲜活图景。这一古老技艺的生生不息,印证了传统文化“守正创新”的永恒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