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山东到香港

  深秋的维多利亚港,海风带着咸湿的气息吹拂着中环林立的玻璃幕墙。在兰桂坊附近一条陡峭的石板街旁,“鲁味居”的招牌在霓虹闪烁中并不起眼,却时常飘出阵阵浓郁的葱香和炒锅的镬气。老板李建国系着有些发旧的围裙,正用一口略带山东腔的粤语,熟络地和熟客打着招呼。十六年前,他还是山东菏泽一个只会种地的农村娃,如今,他的小餐馆已成为附近街坊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李建国的故事,是十多万在香港打拼的“小山东”群体的一个缩影,他们的足迹,见证了内地与香港日益紧密的血脉联系,也描绘出一幅新移民用汗水融入这座国际都会的生动画卷。

  李建国的香港故事始于2008年。那时,他刚满二十岁,通过家庭团聚政策来港与早年过来做小生意的叔父相聚。“第一次站在弥敦道,感觉楼都要倒下来压住我,”他回忆初抵香港时的震撼,“人多,车多,招牌多,说话一句听不懂,感觉自己像个聋子和哑巴。”陌生的环境带来的不仅是新奇,更是巨大的生存压力。他寄居在叔父于深水埗经营的狭小货仓阁楼里,第一步要闯过的难关就是语言。

  “头三个月,我每天对着电视学粤语,听到耳朵起茧。”李建国拿出当年种地时的倔劲,把常用词汇写满手掌心,在市场、茶餐厅主动与人磕磕绊绊地交流,闹过不少笑话,“去买豉油,说成‘死油’,被人笑到面红。”但就是这股不怕出丑的韧劲,让他在半年后基本能进行日常对话,也为他打开了融入香港社会的第一扇门。

  语言关后是生计关。没有高学历,他只能从最底层做起。他在建筑地盘做过散工,日晒雨淋;在后厨当过“洗菜仔”,双手被水泡得发白;也帮人开过货柜车,通宵穿梭于葵涌货柜码头。这些辛苦活,收入微薄,却让他深刻体会到香港社会的节奏与规则。“香港信的是‘力不到不为财’(不努力就赚不到钱),”李建国说,“这里机会多,但也要拼尽十二分力气。”

  转机出现在他来港的第三年。一位同在港的山东老乡因事返乡,将一间经营不善的茶餐厅顶手给他。李建国与妻子商量后,拿出全部积蓄,又向几位同乡借了些钱,盘下了这间位于老街市的小店。他深知,要做下去,光靠老乡帮衬不行,必须做出特色。他想起家乡的味道,决定主打北方水饺和手工面条,将山东面食的筋道与部分港式口味融合。

  创业维艰。最初,香港本地食客对北方口味并不买账,生意清淡。李建国没有气馁,他不断调试配方,将饺子馅调得清淡些,面条做得更细软,又加入了港人喜欢的云吞、牛腩等选择。同时,他坚持用山东老家寄来的地道粉条、大葱作为核心食材,保证北方风味的纯正。渐渐地,“鲁味居”的芹菜猪肉水饺和炸酱面开始口耳相传,不仅吸引了思乡的北方人,也吸引了不少好奇尝鲜的本地顾客。

  “食物是最好的沟通桥梁。”李建国感慨道。他的小店成了一个小小的交流站。有老香港食客吃完饺子后,会好奇地问他山东过年是不是真的吃饺子;他也会向顾客介绍菏泽的牡丹,讲述黄河边的故事。通过一碗面、一碟饺子,无形的隔阂在美食的热气中慢慢消融。

  如今,李建国的“鲁味居”已搬到了现在这个稍大些的铺位,儿子也在香港出生、入学。他不仅还清了债务,还在新界买了套小单位,真正在香港扎下了根。他的生活轨迹,也深深嵌入了香港的都市图景:早上到街市买最新鲜的食材,午后在茶餐厅喝杯丝袜奶茶,晚上收工后偶尔会和员工们一起看赛马直播。农历年,他会按北方传统包饺子;中秋节,也会带着孩子去维多利亚公园赏灯。山东人的直爽豪迈与香港人的务实高效,在他身上交织融合。

  李建国并非孤例。据不完全统计,像他这样从山东各地来港定居、工作的“小山东”群体规模已逾十万。他们分散在餐饮、物流、建筑、零售等各行各业。有的像李建国一样经营着小生意,将北方的面食、鲁菜引入香港多元的美食地图;更多则成为香港劳动力市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用专业技能和勤劳双手参与着城市的建设与发展。他们组织同乡会,在节假日聚会,互帮互助,既保留着乡情,也积极学习粤语和本地文化,努力让自己和下一代成为香港社会的一份子。

  这个群体的壮大,是内地与香港交流合作日益深化的必然结果。随着两地经济融合不断深入,人员往来愈发频繁,像李建国这样通过家庭团聚、专业人士、投资移民等渠道来港的内地新移民逐年增加。他们带来的不仅是劳动力,还有不同的文化背景、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这种融合过程虽有磨合,但总体上丰富了香港的多元文化内涵,也为香港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从北角的小福建到土瓜湾的小潮州,再到如今遍布各区的“小山东”,这些新移民社区的形成与变迁,本身就是香港作为移民城市特质的延续和体现。

  傍晚时分,“鲁味居”的客人渐渐多了起来。李建国在厨房里熟练地颠着炒锅,火光映红了他淌着汗水的脸庞。窗外,香港华灯初上,这座国际大都市依旧车水马龙,充满活力。李建国计划着,等生意再稳定些,要把老家的父母接来香港看看,让他们亲眼见证儿子在这片土地上奋斗出的新家。他的故事,平凡而真实,如同无数默默耕耘的新移民一样,他们的奋斗与融入,共同构成了香港这座城市持续发展的底层密码和生命力所在。他们的到来与扎根,正如这维多利亚港的海水,汇聚涓涓细流,终成波澜壮阔,载着香港这艘航船,驶向更为融合与繁荣的未来。

版权声明:如无特殊标注,文章均来自网络,本站编辑整理,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请自行分辨。

本文链接:https://www.weifang.me/wenhua/1115.html

上一篇行至今生

下一篇小宽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