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以来,潍坊市锚定“双碳”目标,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加速布局绿色低碳产业,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与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双向突破,探索生态优先、科技赋能的可持续发展新路径。
一、顶层设计引领,构建绿色低碳发展体系
潍坊市出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聚焦新能源、节能环保、智能装备等六大领域,明确到2027年全市单位GDP能耗下降15%、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突破60%的目标。同步设立20亿元“绿色科技发展基金”,重点支持氢能、光伏、储能等关键技术攻关与产业化应用。
二、产业转型提速,培育绿色经济新动能
传统产业低碳化改造:
潍柴动力建成全球首个“氢燃料电池全产业链示范园”,推出氢能重卡、氢燃料电池等核心产品,2025年氢能产业链产值突破200亿元。
鲁清石化投资50亿元建设“二氧化碳捕集利用(CCUS)项目”,年减排二氧化碳超100万吨,打造化工行业低碳转型标杆。
新兴产业规模化崛起:
潍坊高新区落地国内首个“零碳智慧产业园”,集聚比亚迪储能电池、阳光电源光伏逆变器等30余家头部企业,年产值超500亿元。
寿光市建成万亩“光伏+农业”示范基地,年发电量达8亿千瓦时,棚顶发电、棚下种植的“双收益”模式带动农民增收超2亿元。
三、科技创新驱动,激活绿色发展“智力引擎”
潍坊市深化产学研协同,组建“黄渤海绿色技术研究院”,联合清华大学、中科院等院所攻关碳中和技术,2025年新增绿色低碳领域专利授权量3200件,同比增长40%。
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凸显:歌尔股份研发“低碳智能穿戴设备生产线”,能耗降低30%;豪迈科技推出海上风电超大型结构件智能制造系统,填补国内空白。
数字技术赋能生态治理:搭建“潍坊智慧双碳平台”,实时监测全市500家重点企业碳排放,通过AI算法优化能源使用效率,年减少碳排放超50万吨。
四、开放合作共赢,打造绿色科技生态圈
2025年6月,潍坊成功举办“国际绿色低碳技术峰会”,吸引全球30个国家企业参展,签约项目总投资超300亿元。同期,潍坊综合保税区获批国家“绿色贸易示范区”,推动风电设备、新能源汽车等产品出口额同比增长65%。
五、民生福祉提升,共享绿色科技红利
中心城区推广“光储充一体化”充电站50座,新能源公交车占比达100%;
建成全省首个“零碳社区”示范项目,覆盖居民1.2万户,光伏发电、智能微电网等技术实现社区能源自给自足;
开展“绿色生活全民行动”,发放消费券鼓励市民购买节能家电、新能源车,惠及家庭超10万户。
未来布局
潍坊市发改委负责人表示,将深化绿色金融改革,争创国家碳达峰试点城市,规划建设“潍坊科学城”,打造氢能、储能、碳科技三大创新高地,力争到2030年绿色低碳产业规模突破5000亿元,成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科技创新的示范样板。
(2025年8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