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市老旧小区改造规模创历史新高,居民生活品质提升

 

  近年来,潍坊市将老旧小区改造作为城市更新的重要抓手,以政策驱动、民生导向为核心,全面加速推进这一惠民工程。2025年,全市计划完成改造并惠及5.2万户居民,规模创历史新高。这一举措不仅关乎居民生活品质的提升,更是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体现。

  政策背景:从国家标准到地方实践

  老旧小区改造并非简单的“修修补补”,而是系统性工程。2024年3月,山东省发布《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技术标准》,明确将改造分为基础类、完善类和提升类三大方向。基础类聚焦水电管网等“里子”工程,完善类覆盖加装电梯、停车位等配套设施,提升类则延伸至社区养老、智慧化等公共服务。潍坊市严格对标省级要求,结合本地实际,将209个老旧小区纳入2024年改造计划,涉及1.9万户家庭、196.1万平方米居住面积。而2025年,改造规模进一步扩大至75个小区、2.6万余户,建筑面积近270万平方米,相当于378个标准足球场的面积。

  实施进展:从规划图到实景图

  潍坊市住建局采取“分步走”策略,引导各县市区科学制定改造方案。截至2025年1月底,已有39个小区开工,1个小区完成改造,投资额达68万元。以奎文区为例,“奎南新村”等项目被列入2025年城中村改造计划,与老旧小区改造形成联动效应。改造过程中,政府注重居民参与,通过意见征集会、方案公示等方式,确保改造内容“接地气”。例如,部分小区在完善类改造中增设电动车充电棚,解决“飞线充电”安全隐患;提升类改造则引入社区食堂和日间照料中心,回应老龄化需求。

  资金与创新:多元投入破解“钱从哪来”

  老旧小区改造的难点之一在于资金筹措。潍坊市探索“政府+市场+居民”共担机制:政府财政资金优先保障基础类改造;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停车场、便民超市等经营性设施建设;居民则按比例分担加装电梯等个性化项目费用。这种模式既减轻财政压力,又激发市场活力。此外,部分县市区尝试将老旧小区改造与城市片区开发捆绑,通过土地增值收益反哺改造资金,形成良性循环。

  未来展望:从住有所居到住有优居

  潍坊市的老旧小区改造正从“单项突破”转向“全域提升”。下一步,计划将改造范围从住宅本体延伸至周边街区,统筹推进道路绿化、慢行系统等公共空间优化。同时,借助物联网技术打造“智慧社区”,试点安装烟感报警、水位监测等设备,提升安全预警能力。政策研究者指出,这种“硬件+软件”的双升级模式,或将成为中小城市更新的范本。

  对居民而言,改造不仅是墙面粉刷或管道更换,更是生活方式的迭代。一位已入住改造小区的老人感慨:“以前下雨天要蹚水出门,现在小区像换了新衣裳,连孙子都乐意常回来看看。”这种“肉眼可见”的变化,正是城市温度的最佳注脚。

  (注:文中数据及政策依据均来自山东省住建部门及潍坊市公开信息,具体项目进展以官方发布为准。)

版权声明:如无特殊标注,文章均来自网络,本站编辑整理,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请自行分辨。

本文链接:https://www.weifang.me/bianmin/169.html